logo

相关文章

做一名自我实现者 ——在广文中学感动的每一天

红烛礼赞

师生幸福成长就是我们的事业

精心规划,让你的人生开挂

他为什么会这样?

提高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

发布时间 : 2017-09-26 17:25 发布者:潍坊文华学校

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就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加以关注,能够接受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改变和成长的能力,用爱和智慧打通学生心路,拨动学生内在的心弦,搅动学生的心海,真实地触动学生,涟漪情感,感动学生,砥砺灵魂,让学生主动地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自我。

上周二的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师生交往问题,采用体验式教学,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回顾成长道路上与老师交往的难忘画面,结果学生无动于衷,也许胆怯和害羞的心理作祟,不愿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无奈之下,我就声情并茂地把自己感激老师的故事讲了两三件,在我的耐心诱导之下,终于有两三个学生发声了,但讲的都是小学老师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机智故事,没有一个是由于老师的付出和关爱,让他的心灵世界里有了温暖的种子。直至下课后,有一位男同学主动找到我,要求下节课,讲讲他和老师的故事,我欣然同意。周四的课堂上,教学内容没有变化,仍然是上节课的延伸和拓展,那位同学开始述说他和辛庆香老师的故事:初一刚接触思品课,没有丝毫的兴趣,公然当着辛老师的面做着其它学科的作业,辛老师三番五次地教育,不但没有改观,反而变本加厉,开始厌烦老师了。但辛老师对他没有一丁点儿的放弃,而是给予他更多的关爱,积极与其沟通,晚上和家长电话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感化了他,帮他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他心里一直珍藏着对辛老师的感激之情。当他讲完时,课堂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课堂教学又多了一份成就感和幸福感。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文华老师对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学生应该回放出很多感人的画面,课前预想的场面应是美丽动人的,还为自己的巧妙设计偷着乐,但事与愿违,大相径庭,课堂冷得“冻”人啊!但那位男同学为什么在他的记忆长河中,记住了辛老师。想想我们的工作,每天确实忙得晕头转向,但我们的辛苦不一定真正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他们根本触觉不到我们的付出,也就缺少了温暖他的力量,在他的记忆中也就没有了故事。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就要善待你遇到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多么的玩劣和调皮,要想办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唤醒他自我成长的内驱力。相信每一个孩子对关爱是异常敏感的,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完整的,都能够有创意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要想让学生自我实现,我们教师就要提高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真正发挥“发现、唤醒、帮助”的教育功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最好的自己,成为他想要的自己。

走进学生心灵,就要学会跟每个学生说话。面对工作的繁杂,面对学生的不良言行,面对教育中的无奈,教师常常成为不良情绪侵扰的对象,耐心也被渐渐消磨,此时我们容易对学生产生言语或行为上的指责或攻击。我们可曾想到,宣泄情绪的话或行为一出,学生的心开始与我们远离,我们教育的话也失去了应有的力量。所以,老师们不要吝啬暖言暖语,学生沮丧时说句鼓励的话,学生受困时说句热心的话,学生偏激时说句冷静的话,学生懒惰时说句鞭策的话,学生受冷落时说句公道的话。“亲其师信其道”,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就越近,学生心灵的窗户就越透明,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至今我仍清晰记得陶行知四块糖的教育故事,面对一个用泥巴揍其他同学的学生,陶行知却摸出了口袋里的四块糖,说出了他的四个优点,学生潸然泪下,幡然悔悟,教育效果之深,让人自叹莫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走进学生心灵,就要学会喜欢每一个孩子。尊重差异,有教无类,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前提。如果我们在内心里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哪些学生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是自己讨厌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这就不是尊重差异,这就是不是对教育事业的无条件接纳。没有对学生的接纳,总是喜欢教育好的学生,这是不对的。试想,好的学生还用我们去多教育吗?恰恰是那些看起来不合乎教育规范要求的孩子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对象,但教育他们的前提是首先接纳不同孩子的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每一学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读懂不同阶段学生的内心需求、内在表现和外部语言、行为特征;要研究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不同性格学生的气质表象:内敛型学生的腼腆、外向型学生的粗放,兴奋型学生的激烈、娇柔型学生的做作;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变化,掌握学生心情变化的动向,了解其内在变化的内因、外因;要善于思考,做个“有问题”的教师。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发现个性差异的普遍性、分析个体差异的多样性,研究研究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性。曾有位班主任讲过这样一个学生,班里有个学生上课总是喜欢弄出动静,下课喜欢嬉闹,吸引别人注意,可是在学习上一无是处,老师们对他都很烦。细细想来,这个孩子内在需求是什么?无非是吸引别人注意他,期望老师关注他,因为在学习方面得不到老师的青睐,只好从另一个方面惹得老师关注。一旦摸准了这种内在需求,我们给他安排一个任务,让老师能够常与其打交道,他的违纪行为就少了。有句话,心田里不种庄稼就长草,我们需要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上庄稼。

走进学生心灵,就要学会帮助学生发现他自己。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请问,坐在你面前一个个才,你都熟悉他们吗?他们都是什么方面的才,他们喜欢什么,他们擅长什么,哪些地方可以帮助班级更好地发展?人尽其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难就难在我们不熟悉他,不了解他。所以,这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去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的生活,观察学生的言行,到学生家里去家访,甚至梳理学生成长的历史,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由此,我们才能够比较充分的了解孩子,才知道孩子各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创造一个环境,搭建一个平台,让他去展现,让他去发挥。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何创造适合的教育?一切都要基于我们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孩子建立一个档案吧,孩子们的性格、兴趣、能力、重要生活事件、家庭成长环境、学习成绩档案等等,越详细意味着你对孩子情况掌握的越全面,当然也越麻烦,但是如果基于简单了解的教育常常偏离的正确的教育方向,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实现。

走进学生心灵,就要学会关爱每一个学生。每个人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况且一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很复杂,甚至遭遇了童年的心理创伤。我们要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在学生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会跟学生在一起,送去温暖,送去鼓励。我们班里有自卑的孩子,有被鼓励的孩子,有不被老师赏识的孩子,有父母离异的孩子,有努力总是不见起色的孩子等等,他们都是一颗颗饥渴的心灵,都等待我们教师的雨露浇灌。抓住某个机会,让你成为孩子最信赖的那个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经常性的精神接触。”知心的话语往往就像一缕春风,轻轻吹拂学生的心田,带给学生心灵的滋润。热情洋溢的语言可表赞赏之意,委婉含蓄的言语可导努力方向,情真意切的交谈可助自我修正,渲染优点的表扬可鼓信心之帆,推心置腹的密谈可传期待之情。

“心灵的碰撞才会激起智慧的火花”,心灵的对话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努力提高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开发、自我实现!

王建新

2017年2月27日



0

对省级人民政府
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