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相关文章

【研学十二时辰】揽山海之色,绘人文华章——记潍坊文华学校初一年级烟台研学之旅

【研学十二时辰】揽山海之色,绘人文华章——记潍坊文...

【历史,现在,未来】乘名校之风,纵文采风华——记潍坊文华学校初一年级济南研学之旅

【历史,现在,未来】乘名校之风,纵文采风华——记潍...

风吹麦浪起,耕耘正当时

风吹麦浪起,耕耘正当时

和风万丈迎春来,青春当属志愿红——潍坊文华学校初一年级

和风万丈迎春来,青春当属志愿红——潍坊文华学校初一...

学而有信,诚者自立——潍坊文华学校初一年级升旗仪式

学而有信,诚者自立——潍坊文华学校初一年级升旗仪式

对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迁移的思考

发布时间 : 2021-05-25 13:45 发布者:刘振华

对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迁移的思考

因为对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比较匮乏,在拜读完王校长的《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后,最触动我的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大概念教学”这一部分,其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这个角度是我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借着王校长的东风,我也简单谈谈我的看法,思考得不是很成熟,说出来实属班门弄斧,让人耻笑。

学生的学习,是对经验的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习的,不论是描写方法、抒情方法还是修辞方法等等,都是对作者的创作经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已有的写作或鉴赏经验基础上,对新的创作经验进行吸收与接纳。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创作经验的组建与重构,并在写作与鉴赏时加以运用的过程。

通过近一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部分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不足的。一方面的原因是刚刚升入初中,学生并没有完整的鉴赏文章的经验;另外一方面,由于阅读经验的缺失,学生很难理解老师所教授的方法,也就很难将已有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在鉴赏文本时感到无能为力捉襟见肘。学生不能形成新的鉴赏经验,进行迁移运用更是困难。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阅读理解中得分,是我苦苦冥思的问题。

王校长在文章中提出,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主题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等不同维度。但是概念性知识是具体的,是不能举一反三的。而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将事实性知识上升为主题性知识,并进一步梳理提炼概念性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这一部分触动我的,正是王校长对学生学习时知识结构转化的见解。

上个月,语文组也一同研读《项目化学习设计》时,我在书中看到安德森的知识框架,他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这种理论与王校长在文章中提到的其实并无二致:学习迁移,首先需要将事实性知识上升为主题性知识,并梳理提炼出概念性知识,以此来实现学生心智的灵活转换。

在研读《项目化学习设计》并思考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时,我才发现对学生阅读鉴赏的教学还是集中在事实性知识上,为他们总结出的答题模板也是具体却晦涩的,学生在鉴赏时并不能灵活运用。比如鉴赏“作用类”题目时,教师会让学生结合“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赏析,但学生却不能理解为何分为这两部分。而且在部分文本赏析上,“内容”与“结构”并不能完全分开,这种固化的思路只会让学生将两者割裂。

因此,在学生已对文本鉴赏的事实性知识有所了解后,为了帮助他们生成概念性知识,既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鉴赏思路,我尝试引导他们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文本,将自己代入作者的创作思维,以此领会作者的创作经验,形成文本鉴赏的方法论。当然,因为学生的阅历有限,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角度有时是困难的,因此必须要为其创设相似的情景。学习《土地的誓言》时,在一同赏析端木蕻良为何在文章中运用纷繁的意象后,我让他们思考回想自己的小学时所想到的是什么,他们也能回答出校门、喷泉、教室窗口看到的树等等景象。以此为契机,我引导他们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的誓言》,来进一步理解意象在文本中的作用。通过这种尝试,我发现可以帮助部分学生理解一些鉴赏手法,并重构自己的鉴赏经验和写作经验,实现知识的迁移。

当然,我的思考并不是很完善,实践也不是很具代表性。在让学生如何实现知识迁移和帮助他们在学习中重构并运用创作经验的问题上还是有些迷茫,但我相信不断学习与实践,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

啰啰嗦嗦说了许多,见解浅陋,但也是思忖良久的问题,如有错误,还望王校长不吝赐教。

 

 


0

对省级人民政府
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满意度调查